目前分類:音樂學習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朋友學鋼琴 好文分享】♩.♪

對孩子的特長培養,有可能成就他日後的事業方向,也很可能成為令小孩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此外,彈鋼琴可以同時鍛練左右手、增進整個大腦發育,也能促進聽覺、視覺、記憶、思維的發展以及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如此多的優點以及鋼琴令人無法抵擋的魅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將鋼琴作為素質教育培養的基本課程。

♪ 孩子學琴的最佳年齡段
很多人認為學琴的年齡越小越好,這可能是一種誤解。據非正式統計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者開始學琴的年齡是5~15歲左右。因為兒童的生長發育是先由大肌肉活動開始,再到小肌肉的細膩動作,而彈琴需要的是很具技巧性的小肌肉動作,需要相當的耐性,年齡太小的寶寶協調性稍差且坐不住,此時學琴無異於拔苗助長。因此,過早送寶寶去學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等樂器是不適宜的。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鋼琴的一十七個好習慣】♩.♪ 

分享練琴時的習慣,你(妳)符合幾項? 

習慣一: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彈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提高孩子的音樂性和感受力?】♩.♪ 
作者﹕嫿真

音樂性簡單來分有先天和後天之說,先天音樂性通常年齡越小越容易看到,有高於一般同齡小朋友音樂能力的情況,但是也有隱性的先天音樂性,這部分人人都有,隨著需求與感受能力,這部分會越來越顯而易見。而後天音樂性部分即是受學習以及生活環境和個人影響甚多。
對於美的認知,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見解,總不會將醜陋的東西認做美好的。而音樂是由音組成,美好的音所組成即稱為音樂,而醜陋的音所組成便稱為噪音,因此不會有人將噪音當成是美好的聲音。由此可見,對於音樂的欣賞能力,我們可以稱為對音樂的品味,如同穿衣哲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穿衣風格,差別只是在於是否經過雕琢以及獨特眼光的訓練。
要培養音樂的感受力,並不需要跟隨時代潮流學習樂器。學習如何欣賞事物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同我們可以欣賞他人所穿的美麗衣服,但並不一定需要學會設計和製作衣服;如同愛看電影但並不需要學會製作電影或者配樂,也能欣賞或是了解導演或整個編劇的心思。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中的呼吸 —— 樂句】♩.♪

許多人時常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只有聲樂、銅管或任何吹奏的樂器,因有換氣的需要,才需要呼吸,殊不知鋼琴、弦樂器或甚至打擊樂器都需要呼吸來幫助肌肉和心情的放鬆,並藉由呼吸來提升演奏及詮釋的技巧。手指技巧固然重要,但這些技巧都需要一條無形的扭帶將之串起而組成有生命的樂音,那就是呼吸。

♪ 音樂也有標點符號
技術分析的要點就是在於呼吸,懂得適時的呼吸,亦即是能理解樂句,音樂才能動人又動聽。音樂也是有標點符號的,只要找到了樂句的位置而適時的呼吸,才能做到與技巧協調一致及音樂上的抑揚頓挫。
而什麼是樂句呢?樂句乃是樂曲段落較大的組成部分,也是曲式中的基本組織。我以大家都知道的《小星星》來做舉例。此曲的樂句總共有六小段,以歌詞唱出「一閃一閃亮晶晶」此乃第一段,「滿天都是小星星」為第二段,「高掛天空放光明」是第三段,「好像許多小眼睛」為第四段,而第五及第六段乃是第一、二段的重複。在演奏此曲時,當然需要一個中等的速度來貫穿整曲,而每個段落,如弦樂、管樂及打擊樂器得需稍微將手抬高,也就是英文中所謂的「Lift」,而木管及銅管樂器或聲樂也須適時張嘴呼吸來使樂句達到恰如其分的劃分。當曲子困難度變高時,樂句的長短也會不一,如果自身對曲子聽的或分析的不夠,樂句的劃分也會不清楚或甚至沒有,那演奏起來也就無法抓住其樂曲的神韻及精髓,音樂也會變得乏善可陳。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擺脫學習低潮】♩.♪

看到這樣的文章,有家長說:我家的阿毛,近來對於音樂(鋼琴或小提琴)的學習不熱衷,幾天來,不但不去碰琴,連聽到琴聲都說厭煩死!過了一段時間又會出現在別的報上,可以見又是一件音樂教育失敗的案例,可說這不是件個案,而是多半學音樂的學生家長,所面臨到的問題。

當孩子感受到彈(拉)不好琴,不論怎麼練習,多沒有進步,只要看到琴就厭煩,那定是陷入『學習低潮』。這對學生家長與指導老師來說是件極為困擾與棘手的問題。這個時候要斷然的給他放假一、二天,都不要去練琴,會比較好,如果硬要孩子去練習,也不會有絲毫的收穫。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