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流課夜,談談率的標準化;這部份份量多,很多人搞不懂,又因為很重要,所以考試必考! 還有在youtube上,你現在應該找不到影片談率的標準化了;好不容易在Berkeley大學的上課影片中找到內容,份量很多,長度45分鐘。你如果要復習一下率的概念,那請你從頭看;如果只想知道率的標準化,你可以從18:36秒開始一直到33:00。 

> 首先讓我們舉個例子來開始,如果有一個10000人的A社區死了1000人,其死亡率為10%;另一個10000人的B社區死了500人,其死亡率為5%。後者比前者死亡率高,所以可能有讓”大家”比較容易死亡的原因,不適合人居住嗎?是風水的問題吧 (你還在看風水世家啊),這樣的說法對嗎?我們在解釋上述例子之前,我們再嘗試建立一個例子。如果找一個老人大學100名同學與一個高中100名同學來觀察十年 (沒有戰爭與瘟疫等等特例問題喔),看其死亡率的差異。結果呢?你猜也可以猜到,老人死的比較多,為何!不要忘記我們一直強調,人都擺脫不了歲月的摧殘啊!所以我們在看上面兩個社區的例子時,要注意喔,是不是同樣的年齡分佈呢?盛竹如說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如果在A社區是5000名老人死了750人,5000名年輕人死了250人,其老人的死亡率為750/5000 = 15%,年輕人死亡率為250/5000 = 5%;而B社區則都是年輕人,其死亡率為剛剛所說的5%。所以兩個社區的年輕人死亡率是相當的,但為何A社區的粗死亡率會比較高呢,那就是A社區的老人家比較多啊!總結來說,要注意到年齡對於疾病率阿,死亡率啊種種的影響。

> 那在進行不同分組(族群)的比較時,調整分組間某種特徵(例如年齡)的差異後,所計算出來的數值即是標準化率。例如:比較兩個不同地區的疾病率與死亡率時,由於兩地區性別結構與年齡層組成等人口結構特性都不一樣,若未事先標準化或調整其性別與年齡結構就直接比較數值之大小,這是無三小錄用的;對不起喔,寫太快了,文雅點,我們的意思是這是沒有無意義的。

我們剛剛知道了,由於不同地區人口結構的不同,若直接以粗死亡率或粗發生率的數值當作死亡率或發生率高低的判斷標準,則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地方,死亡率或疾病率通常會比較高。為了避免導致判斷的錯誤,必須藉由標準化的方法來調整人口組成,使其具有比較性。

> 關鍵就在要比較,如果說你沒有要比較,此時沒調整的死亡率與疾病率也是有其意義的,只是不能拿來亂比而已!因為,比較要有可以比較的基準!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收到公衛考流病成績,結果被爸媽罵到臭頭,說怎麼只有60分;你也把出題老師罵一頓,說我這麼認真為何只有60分!結果你到學校,一問同學卻發現全班只有你有60分以上,這”一比較起來” 你算是厲害的了(這也表示這份考卷可能出太難了,今年公衛考應該還好吧,嘻嘻!)。順便一提,流病是要比較的;Rose G與Barker DJ在1978年的BMJ文章:Epidemiology for the uninitiated. Rates. 開頭第一句話就是經典:Rates are the hallmark for epidemiology, for they form basis of comparisons between population groups。但是,不是叫你做人也愛比較喔,這樣你會很痛苦的,艷妃知道嗎!學流病的人,如果凡事都愛比較,那其精神已死,因為他忽略了流病是要解人的問題!

> 好拉,言歸正傳!那我們說因為兩地的粗死亡率 (或粗疾病率) 受到年齡結構之影響,所以不能直接比較;那就讓他兩地的人口年齡結構相同,不就得了;對,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簡單。這到底是怎麼意思啊!兩地不是人口結構不相同,那又怎樣讓他相同呢?

這個意思是說,如果兩地人口結構是一樣的話,比如說A地的比例不變動,以他為基準,那B地人口比例如果是在與A地人口結構相同的假設下,B地的期望死亡(或生病) 的人數 會是怎樣呢(此時已不是A地他的原本實際人數了喔)?

好吧,你又要我舉簡單一點的例子給你了;我知道。比如說,情人節到了,你看到旁邊的艷妃收到3束花,你既羨慕又嫉妒,為何你只有一束花。艷妃就會跟你說,因為你只有一個男朋友,當你跟我一樣有三位男朋友時,你就會收到3束花了! 此時,旁邊的佳燕卻拿著十束花…懂了嗎!我們就是在問,假如大家的基礎都是一樣的情況下,會怎麼樣呢?

那可不可以反過來說,當艷妃跟你一樣只有一個男朋友時,他也只會收到一束花。當然是可以的!意思是要A或要B當標準人口,都可以拉,只要把心頭抓得定就好 (但老婆只能選一個喔)!

> 到底要怎樣來進行標準化呢?
1. 首先你要計算各地各年齡層的粗率(疾病率或死亡率)
2. 選定標準人口(選哪裡都可以拉,最理想的標準人口是選定最具代表性的族群,比如說某年台灣地區的人口,或全世界某年的人口)
3. 以標準人口之各個年齡層的人口數分別乘上研究地區之年齡層的年齡別死亡率或疾病率,即可算出欲研究地區各個年齡層死亡 (或生病) 的期望人數(注意喔:期望值E = n x p) 
4. 將欲研究地區之各年齡層死亡 (或生病) 的期望人數加總,也將標準人口地區的各年齡層死亡 (或生病) 的人數加總,再分別除以標準人口的總人口數,就可以得到兩地區的年齡調整後(或叫調整化) 死亡率 (或疾病率)。

感覺到了嗎,此時這兩個地區的分母是什麼?是不是 是一樣的人口組成了!所以就可以直接來比較了啊!這就是直接標準化 (direct standardization)!,

> 簡單地講,直接標準化就是,在研究地區的各年齡層的死亡或疾病率去乘以標準人口的各年齡層人數,就會得到研究地區的各年齡層之期望人數。再用期望死亡或疾病人數總和除以標準人口總數,就可得到一個標準化過的年齡別死亡率或疾病率了。

都經過同樣直接標準化過的率,因為分母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拿來比較喔!必考。不考的話,頭就….

>相對於直接標準化,就有一個是間接標準化;但是我累了,之後再講囉,再見,有誰要送花給我嗎!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ges/2012%E5%B9%B4%E5%85%AC%E5%85%B1%E8%A1%9B%E7%94%9F%E5%B9%B4%E6%9C%83/4217070345426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 湘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